2021年2月3日,山东高院召开破产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全省法院破产审判工作情况,发布全省法院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破产审判10大典型案例,山东国曜律师事务所破产业务团队承办的《山东颐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八家企业合并破产重整案》位列第五。国曜律师破产业务团队认真贯彻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破产制度市场救治功能的指示精神,积极拯救、勇于探索,历经近两年的时间终使颐兴公司浴火重生。颐兴公司破产重整案对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金融风险防范化解、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的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有益探索;对助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破产不停产,克服困难继续经营,疫情期间,及时进行防疫物资生产,维护公共利益
颐兴公司是一家以医用耗材为主导,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医械企业,核心价值是医疗器械生产三类资质。为维持生产资质的效力,管理人克服资金、原材料短缺、职工不稳定等种种困难,坚持继续生产经营,实现了职工不散,业务不断,确保了社会稳定和企业的重整价值。2020年3月,面对严峻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颐兴公司紧急生产防疫物资,全力支持防疫工作,为抗击疫情做出应有贡献,体现了社会责任和担当。 二、创新破产重整管理模式,探索托管经营,提升企业重整价值 重整期间积极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在重整人遴选过程中通过竞价方式选定具有优势的重整投资人,经过两轮竞价,最终由总投资溢价2.1亿元的投资人入选,相比较清算价升值220%,提升了债权清偿率,有效解决社会敏感债务,维护社会稳定。在生产经营中积极探索“重整投资人+托管经营”模式,由重整投资人受托管理颐兴公司的生产经营,实现经营和重整并行,有效避免了企业财产的贬损,实现了同行业并购和业务整合的紧密衔接,充分发挥了破产重整在债务负担化解、产业层次提升和民营经济市场空间拓展等方面积极作用。 三、解危纾困,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由于颐兴公司金融债权比重大,担保关系错综复杂,为防止因颐兴公司破产而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经与重整投资人协商并经债权人会议表决,在重整投资款中预留金融风险化解资金,专项用于破解金融担保圈,防止金融风险蔓延,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减轻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四、关注特殊群体利益,运用多元化债务清偿手段,化解社会矛盾 针对各类债权人的诉求,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依法处置的原则,充分听取各利益主体的意见建议,及时掌握案件矛盾和维稳痛点,认真细致地做好释法析理工作,关注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创新采取重整计划外多元化债务清偿方式化解群体冲突,依法有效解决颐兴公司发展涉及到的深层次矛盾,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利益,减少企业重整阻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重整案件法律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五、运用政府、法院、管理人综合协调机制,凝聚破产工作合力 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企业破产审判的决策部署,紧密依靠党委坚强领导和政府大力支持,协调推进破产企业风险化解工作,建立由政府主导风险管控和事务协调、法院主导司法程序、管理人主办重整事务的一体化联动机制,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破产重整工作中的业务协调、信息提供、维护稳定等工作,破解破产实务难题、凝聚工作合力,保障破产程序顺利推进。 六、缜密研讨,多方沟通,高票通过重整计划草案 在重整计划制定中缜密研讨,合法、合理兼顾了各方权益,也增强了债权人及重整投资人的重整信心。在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提交的重整计划草案表决中,通过认真听取债权人意见,多方解释和沟通,各表决组均高票通过重整计划草案:有财产担保债权组、职工债权组、税款债权组、出资人组全票通过重整计划草案;普通债权组同意人数占比93.75%,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比80.38%。 典型意义: 该案是医疗企业运用投资人托管经营模式和预留化解金融风险资金的方式,成功实现合并破产清算转重整的典型案例。案件创新性采用“重整投资人+托管经营”的方式恢复生产,保证了企业设备、市场“不断链”,增加了企业收益;针对企业金融债权和民间借贷债权结构复杂、比重大的情形,探索实现了在重整计划中预留化解金融风险资金和在重整计划外投资人另行 “补贴”民间借贷债权人的个性化、差异化的债权清偿方案,提升了借贷债权人清偿率。



